如果沒有木炭機生產經驗的客戶購置了設備,都會在生產前期為學習木炭機設備操作技術而忙的焦頭爛額。一般來說,客戶向木炭機廠家提貨,廠家都會進行免費培訓,學習機制炭的生產技術,并保證用戶學會為止。那么為什么還會有用戶為學習機制炭生產技術而忙的焦頭爛額呢?

據金禾的多方了解才發現,部分生產廠家所教授給用戶的機制炭生產技術,均是一些操作常識,比如木炭機開關機操作,潤滑維護操作,生產加料操作等等;這些生產操作技術雖然也能夠順利生產出機制木炭,但卻并不能保證其生產質量,常年做機制炭生產的業內人士應該都清楚,生產高品質機制炭的技術全在于制棒與炭化,而這部分廠家教授的機制炭生產技術基本算不得什么核心技術。
為幫助機制炭用戶走出生產技術難關,金禾機械將木炭機制棒與炭化操作的一些核心技術分享給大家:
制棒:木炭機制棒質量的好壞可看出棒條密度;保證木炭機制棒密度的關鍵在于對機制炭原料粉碎粒度的掌控,就原料粉碎參數而言,3~4mm粒徑原料所制出的棒條密度較高。
炭化:木炭機炭化質量全看操作人員對溫控的掌握,機制炭初始炭化溫度應保持在200~350℃左右,這個溫度階段使半成品薪棒充分吸氧,在此2個小時后,要通過加注燃料使木炭機炭化溫度提升至500~600℃,以高溫揮發半成品薪棒內的有害氣體,并采用煙氣回收裝置及時回收,防止污染環境,之后半小時為炭化冷卻處理,該處理是炭化生產的操作階段,該階段操作應注意在5分鐘內把高溫降至在0~100℃,防止溫度過高燃化薪棒。